世界水日:探索科技節水新路徑

世界 可持續發展 生態

水,是生命的基石,亦是發展的命脈。在 2025 年 3 月 22 日,第三十三屆“世界水日”來臨之際,聯合國將主題定為“冰川保護”,旨在喚起全球對水資源的珍視與守護。

第三十三屆“世界水日”主題為“冰川保護”

冰川融水是河流徑流的重要構成部分,維持著河流的常年徑流,對全球水資源的穩定與循環起著關鍵作用。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冰川加速融化。2023 年是全球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全球部分地區長期乾旱,全球近一半地區的河流處於乾涸狀態,部份地區卻頻發洪澇災害,“旱澇不均” 成為常態。

世界在渴水

水資源的現狀不容樂觀。2025年,全球有53億人口處於嚴重缺水地區,18億人口處於極度缺水地區,到2030年7成世界人口面臨缺水。水資源短缺的陰影,正悄然籠罩著我們的生活與未來。

信息技術產業,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驅動力,其背後的水資源消耗同樣令人震驚。芯片製造過程中,製造 8 英吋晶圓每小時耗水 250 立方米,12 英吋晶圓耗水則達到 500 立方米,平均生產一個 2 克重的計算機芯片,就需要 32 公斤的水資源。台積電每年光生產芯片,要耗水 8000 萬噸左右,差不多相當於 92 個水立方的總蓄水量。

不僅如此,AI 的發展也對水資源提出了新的挑戰。訓練和運行 AI 大模型會產生高度集中的熱量,需要大量水來散熱。微軟從 2021 年到 2022 年,其全球用水量飆升了 34%,相當於 2500 個奧運規格游泳池的大小。到 2027 年,全球範圍內的 AI 需求可能需要消耗掉 66 億立方米的水資源。

數據中心需要發電端及服務器端同步冷却

水安全新途徑

面對水資源的緊張局勢,世界極需尋找新的解決方案。空氣制水科技有限公司憑借先進的空氣制水技術,為水資源短缺問題提供了創新的應對之道,已在全球 158 個 PCT 締約國中擁有 300 多項發明專利,其技術成果和創新實踐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空氣制水技術不受限於傳統水資源的多少,只要有空氣,就能為人們提供安全、可靠的飲用水。這種產水方式不受地域限制,不受電源限制,淨化空氣的同時不產生廢水,生產出的水質符合世界衛生組織的飲用水指引,不僅可以緩解城市用水困難,還能夠解決島嶼、船舶、海上平台等水稀缺問題。

空氣製水技術的應用面較廣,能保障用水企業的生產、為涉水行業提供升級轉型服務、為城市社區提升永續性,幫助政府優化水政策、水資源管理,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進程。目前,空氣製水科技正在與國家電投中關村協同發展投資有限公司世貿聯合基金總會共同開發打造空氣水生態產業園模式,結合空氣制水和新能源技術,提高常駐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績效,包括通過促進工業共生和綠色技術,提高資源效率並產生競爭優勢,促進氣候適應型產業和綠色價值鏈等。

空氣製水產業商業模式及生態

在數據和計算服務方面,空氣製水技術為大數據、AI 等算力所需用水提供可持續的水資源;在建設可持續植物工廠方面,通過可持續地供應水,不受氣候和自然環境的限制,能夠全年實現連續的水培農業;在綠色氫氣方面,打造以 PEM 水電解制氫技術為支撐的空氣水電解制氫裝置,滿足工業、交通、電力、建築等領域不斷增長的氫能需求。

天泉鼎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高)和深圳高新技術企業(深高),在國內建有空氣水廠和技術研發基地。公司業務涵蓋空氣製水設備銷售、空氣水飲料、空氣水種植、空氣水供應及空氣制水永續城市建設,涉及家電、食品及飲料、新農業、新能源、環保、房地產等多個行業板塊。

位於廣東省河源市的天泉鼎豐空氣製水科技研發及示範基地開幕合影,突尼斯共和國駐華特命全權大使迪亞·哈立德閣下伉儷(左6、左7)、李南征將軍(右8)考察天泉鼎豐空氣製水項目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