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消息,據 Cryptoslate 報道,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佈最新的《國際收支手冊》(Balance of Payments Manual)第七版(BPM7 ),將比特幣( Bitcoin,BTC )等加密貨幣納入國際收支平衡表。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新標準,比特幣和類似的加密貨幣現在在全球經濟統計中屬於非生產資產。更新後的手冊於 3 月 20 日發佈,標誌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次將數字資產的詳細指導納入其全球統計標準。
該框架將數字資產分為可替代代幣和不可替代代幣,並根據它們是否具有相應的負債進行進一步區分。比特幣和類似的無負債代幣被歸類為資本資產,而由負債支持的穩定幣則被視為金融工具。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說法:“沒有對應負債的加密資產旨在充當交換媒介(例如比特幣),被視為非生產非金融資產,並在資本賬戶中單獨記錄。”
國際收支和國際投資頭寸手冊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國際收支平衡表是基於其《國際收支和國際投資頭寸手冊》制定的標準化統計框架,用於記錄成員國與世界其他經濟體之間的經濟交易。它不僅是各國編制國際收支數據的參考指南,也是 IMF 監測全球經濟和成員國經濟健康狀況的核心工具。它通過標準化規則和跨國數據整合,為維護國際金融穩定、促進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關鍵支撐。對於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而言,理解其框架和應用邏輯,是分析全球經濟互動的重要起點。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是全球最重要的國際金融機構之一,成立於 1945 年,總部位於華盛頓,現有 190 個成員國。其核心使命是維護國際貨幣體系穩定、促進全球經濟合作,並通過政策協調和資金援助幫助成員國應對經濟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