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制水科技賦能水資源可持續發展

亞洲 科技

7月8日/新華網 /原文網址

大氣水資源作為可持續的可靠淡水來源,可用於解決全球水資源短缺和污染的危機。每年從地表和地下抽出5,000立方公里的水,這些水是可再生但非永續的,與此同時,自然水循環每年有505,000立方公里的水量通過太陽輻射蒸發到大氣中,而未有被充分利用。憑籍空氣製水技術的創新,以經濟有效的方式從空氣中收集取之不盡的水,已成可能。天泉鼎豐生產的空氣製水機可以將空氣轉化為生活飲用水或工業和農業用水,以解決沙漠城市、船艦、海島、海上作業平台等傳統水源不可及的問題。

在自然水循環中空氣水資源非常豐富

為緩解水匱乏、水污染、水安全等問題,拿督斯里吳罡豪教授研發出空氣製水系統等一系列發明與技術創新,在亞洲、美洲、歐洲各國已申請專利逾300項,包括:空氣提純冷凝技術、大氣甘露轉化系統、移動式空氣制水及供水車輛等9項國際發明專利。

拿督斯里吳罡豪教授作為指導委員會委員在聯合國環境科政商論壇紐約管治會議上發表講話。
拿督斯里吳罡豪教授作為國際指導委員會委員,在聯合國「水行動十年」高級別國際會議的全體會議上發表講話。

空氣製水科技有限公司通過天泉鼎豐打造的系列多用途空氣制水機,提供了革命性解決方案:從環境空氣取水,並轉化成安全飲用水。據悉,這種產水方式不受地域限制,不受電源限制,淨化空氣的同時不產生廢水,生產出的水質據稱符合世界衛生組織的飲水指引,不僅可以緩解城市用水困難,還能夠解決島嶼、船舶、海上平台等水稀缺問題。

天泉鼎豐集團董事長拿汀斯里吳慈欣教授(左3)、李南征將軍(左1) 、薩摩亞駐華大使(右2)、黑山駐華大使(左2)、密克羅尼西克駐華大使(右1)在空氣製水研發及示範基地合影

空氣製水是一項應用面較廣的技術,能保障用水企業的生產、為涉水行業提供升級轉型服務、為城市社區提升永續性,幫助政府優化水政策、水資源管理,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進程。

目前,空氣製水科技正在與國家電投、中關村協同發展投資有限公司、世貿聯合基金總會共同開發打造空氣水生態產業園,將結合空氣製水和新能源技術,提高常駐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績效,包括通過促進工業共生和綠色技術,提高資源效率並產生競爭優勢,促進氣候適應型產業和綠色價值鏈等。

空氣製水產業商業模式及生態

在數據和計算服務方面,隨伴著大數據、AI等隨日益增長的信息技術產業鏈,為數據中心和半導體生產所需用水提供可持續的水資源;在建設可持續植物工廠方面,通過可持續地供應水,不受氣候和自然環境的限制,能夠全年實現連續的水培農業;在綠色氫氣方面,打造以PEM 水電解制氫技術為支撐的空氣水電解制氫裝置,滿足不斷增長的工業、交通、電力、建築等領域的氫能需求。

天泉鼎豐在國內建有空氣水廠和技術研發基地,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業務已涵蓋空氣制水設備銷售、空氣水飲料、空氣水種植、空氣水供應及空氣制水永續城市建設,涉及家電、食品及飲料、新農業、新能源、環保、房地產等多個行業板塊。

位於廣東省河源市的天泉鼎豐空氣製水科技研發及示範基地在2019年開幕,突尼斯共和國駐華特命全權大使迪亞·哈立德閣下伉儷(左6、左7)、李南征將軍(右8)考察天泉鼎豐空氣製水項目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