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空氣製水科技有限公司宣布,中國工程院院士、新加坡國立大學原副校長、新加坡國立大學納米纖維和納米技術中心主任兼機械工程系教授西拉姆·拉馬克瑞斯納出任該公司的高級科技顧問。
“人類和水的鬥爭從大洪水之前到大洪水之後連綿幾千年,從來沒有改變過,從空氣製水系統的出現,改變了人類和水的關係。” 西拉姆院士高度讚揚拿督斯里吳罡豪教授的發明:“空氣製水系統實現了人類水革命自主取水而非被動尋找水源,這種分布式水供給正在重構全球水資源獲取的底層邏輯,讓前沿科技真正服務於人的需求,為人類文明的水源命脈築牢基石。空氣製水科技的創新應用將讓每個缺水的角落都能‘呼吸取水‘,成為守護人類和生態的核心力量。”
西拉姆院士表示,未來的空氣製水系統可實現空氣水的定向捕獲與低能耗脫附,將光熱轉換納米顆粒集成到吸附材料中,使系統在無外部能源條件下仍能持續運行。這種技術可與生態系統深度融合 —— 例如在乾旱地區,將空氣制水設備與納米纖維膜結合,最終實現從 ‘ 水資源危機應對 ‘ 到’ 生態系統修復 ‘ 的跨越。

西拉姆·拉馬克瑞斯納(Seeram Ramakrishna)院士,是國際知名的跨領域學者、材料科學專家,被湯森路透評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頭腦 “之一,新加坡历史上被索引最多的工程师,擁有211 個 H-index 和約 210,100 次引用,獲授予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外藉院士、新加坡工程院院士、印度國家工程院院士、東盟工程技術學院院士以及國際工程技術學院院士等最高專業榮譽。

西拉姆院士擁有英國劍橋大學博士學位和美國哈佛商學院高管課程學位。他曾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HU)和日本東京都工藝纖維大學(KIT)獲得高級研究經驗。 他是中國清華大學和印度海得拉巴理工學院的名譽教授。他在理解和增強納米纖維和納米材料的生物、化學、電氣、電子、機械和物理反應方面進行了獨創性的系統研究,並成功製備出高性能納米纖維,廣泛應用於生物醫學、能源儲存、可穿戴電子設備、腦科學以及紡織品等多個領域。申請和授權專利50多項,先後出版14本專著,發表1040余篇國際期刊論文。因他在納米科技領域做出的巨大貢獻,被稱譽為“世界靜電紡絲之父”。他倡導智能材料和循環材料,以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
在新加坡國立大學(NUS)工作的三十年中,西拉姆院士約有15年擔任高級學術領導職務,包括新加坡國立大學副校長(研究戰略)、新加坡國立大學工程學院院長、新加坡國立大學企業局局長、新加坡國立大學工業與技術關係辦公室(INTRO)主任、新加坡國立大學國際關係辦公室(IRO)主任、新加坡太陽能研究所(SERIS)主席、新加坡國立大以及新加坡國立大學納米科學與納米技術計劃主任。
Seeram Ramakrishna 院士履歷
個人背景與教育經歷
1964年出生於印度,擁有新加坡國籍。他於1992年獲得英國劍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學位,還曾在美國哈佛大學接受高管培訓(GMP)。
榮譽及表彰
- 傑出志願者獎(2022年,新加坡工程師學會 )
- ies傑出工程師獎(2023年2月,新加坡工程師學會 )
- chandrapsharma生物材料獎
- 新加坡國立大學傑出研究員獎
- 東盟傑出工程師獎
- 中國政府友誼獎(2024年9月,國家外國專家局)

學術任職
新加坡國立大學:自1996年任教於新加坡國立大學,曾擔任該校副校長(2008 – 2012年,主管科研規劃 ),目前是新加坡國立大學納米纖維和納米技術中心主任、機械工程系教授。該大學在跨學科研究方面名列世界前三位。
其他高校:2008年獲聘為中國長江學者 ;2012年入選中國“高端外專”名單;2015年起擔任青島大學納米材料與光電器件協同創新中心榮譽教授 ;2015年7月被北京化工大學高精尖中心聘任為名譽教授。
學術成果
論文與著作:截至2024年12月,已發表論文1500多篇,論文引用次數超20萬次,H指數達207 。他還是Springer NATURE Journal《Materials Circular Economy》的主編,合著有獲獎書籍《An Introduction to Circular Economy》,以及UNESCO報告《Knowledge – driven Actions: Transforming Higher Education for Global Sustainability》,出版了5本關於靜電紡絲的專著。
科研項目 :主持如2019 – 2021年國家外專計劃項目“功能納米纖維的制備及應用” 、2020 – 2022年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課題攻關項目“長效超低排放納米纖維工業過濾材料的研發和產業化”等項目。
專利與產業化:擁有多項專利,其科研成果如靜電紡絲裝置和納米纖維空氣濾膜等已在青島落地產業化。與中國企業合作研發幅寬1.6米大型靜電紡絲生產線,可連續高效大面積制備高分子納米纖維;指導團隊自主研制多種便攜式靜電紡絲裝置,可將生物可降解醫用膠等高分子材料納米化,原位噴塗到傷口形成納米纖維膜,有快速止血等功能。
研究領域與貢獻
主要研究方向:長期從事紡織和功能纖維材料研究,專注於靜電紡絲技術與納米纖維加工,是國際靜電紡絲技術制備納米纖維領域公認的領導者和開拓者。
應用研究:其研究成果廣泛應用於空氣過濾、生物組織支架、能源儲存、可穿戴電子設備、大腦科學、新能源材料、催化降解、海水淡化、油水分離、智能材料與可穿戴器件等多個領域。
社會服務
新加坡可持續發展與環境部(MSE)的EPR咨詢委員會成員,共同主持新加坡董事學會的環境、社會和治理(ESG)倡導小組,還是ISO循環經濟技術委員會成員 、IES可持續製造技術委員會主席以及塑料回收卓越中心主席。
國際工程教育家協會聯合會(ifes)副主席 、新加坡iso/tc國家醫療器械委員會委員 、新加坡工程師學會未來製造技術委員會主席 、新加坡循環經濟任務組織主席等職務。

空氣制水科技有限公司
實現共同富裕 為世界解渴
空氣制水科技有限公司是以一系列空氣制水相關的國際及歐美發明專利、德國技術為核心,在香港、東南亞市場以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全球空氣開採權業務,包括天泉鼎豐的空氣製水設備銷售、空氣水飲料、空氣水種植、空氣水供應及空氣製水永續城市建設,涉及家電、食品及飲料、新農業、新能源、環保、房地產等行業板塊。
公司高管團隊囊括科商政各界名人:空氣製水系統發明人、聯合國環境科政商論壇指導委員拿督斯里吳罡豪教授任榮譽主席,聯合國水行動十年高級別會議國際指導委員拿汀斯里吳慈欣博士任主席,澳博控股(00880)董事兼公司顧問、原副主席兼行政總裁蘇樹輝博士ComM任副主席兼行政總裁,第十屆中國僑聯副主席、中國港澳台僑和平發展總會會長盧文端博士GBM JP任副主席,澳大利亞維州上議會原議長布魯斯·阿肯金森任副主席,黑山國會第六任議長、黑山原駐中國大使兼駐韓國大使達爾科·帕約維奇閣下任副主席兼東南歐顧問,中銀國際控股原行政總監、香港聯合交易所原副主席馮志堅任主席特別顧問,尼日利亞大使、原駐港澳總領事阿德巴約·伊曼紐爾·阿德耶米博士任西非顧問,香港立法會議員兼議事規則委員會主席、事務律師謝偉俊JP任法務顧問,加拿大銀行家學會會士、香港經濟師學會副會長、第十至十二屆上海市政協委員、美國花旗銀行上海分行首任行長、香港東亞銀行私人銀行部中國及台灣地區原主管袁光銘任副總裁。




創建空氣製水產業 布局全球發展藍圖
空氣制水科技有限公司以空氣水科技為支點、以空氣水金融為驅動力、以空氣水外交為平台,撬動空氣製水產業的商業化,有效促進空氣水經濟體的形成。最終通過全球空氣開採權的實踐和普及,促使政府、商界和用戶等水資源持份者協力,優化水政策、水資源管理,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進程,實現共同富裕,為世界解渴,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助力。

空氣製水科技有限公司現已與國電投中互(海南)低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廣州中關村領科服務有限公司達成一系列戰略合作事項,在中國及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建設空氣水生態產業園,該等建設項目的規劃特色是其高度可持續性,配備綠色電力和空氣水的供給,用於經營種植、養殖、飲料、氫能、數據中心、計算中心等高用電、高用水產業的升級、轉型和科技創新項目,及區內人才公寓、酒店等產業配套住房的生活用水。











革命性的水資源解決方案:空氣製水
近年全球頻發旱災,美國西岸、法國等歐洲國家、澳大利亞和我國台灣省尤其嚴峻,對當地生活飲用水以至農、工業的生產及經濟影響甚鉅。空氣製水作為革命性水資源解決方案,屢獲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關注和表彰,亦受到全球十大投資銀行巴克莱、四大行德勤等金融機構的青睞和支持。
空氣製水是一項應用面極廣的賦能技術,能保障用水企業的生產、為涉水行業提供升級轉型服務、為城市社區提升永續性和抗災能力,是緩解全球水危機中水匱乏、水污染、水衝突等問題的最優解決方案。
聯合國呼籲,需要以新的方式來管理水資源,以應對人口增長和氣候變化給水安全帶來的挑戰。為應對未來數十億人口的缺水問題,尋求安全飲用水解決方案,拿督斯里吳罡豪教授研發出空氣製水系統等一系列發明與技術創新,在亞洲、美洲、歐洲各國已申請專利逾300項,包括:空氣提純冷凝技術、大氣甘露轉化系統、移動式空氣制水及供水車輛等9項國際發明專利。


2015年,天泉鼎豐集團於香港成立,致力於以水資源為核心的經濟、環境,社會可持續發展以及為全球水安全提供高新科技解決方案。一個獲得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嘉獎的革命性水資源解決方案:空氣製水。


空氣製水創新思路新途徑
大氣水資源作為可持續的可靠淡水來源,可用於解決全球水資源短缺和污染的危機。每年從地表和地下抽出5,000立方公里的水,這些水是可再生但非永續的,與此同時,自然水循環每年有505,000立方公里的水量通過太陽輻射蒸發到大氣中,而未有被充分利用。憑籍空氣製水技術的創新,以經濟有效的方式從空氣中收集取之不盡的水,已成可能。天泉鼎豐生產的空氣製水機可以將空氣轉化為生活飲用水或工業和農業用水,以解決沙漠城市、船艦、海島、海上作業平台等傳統水源不可及的問題。

天泉鼎豐集團是聯合國水行動十年高級別會議合作夥伴、飲水提供商,聯合國環境科政商論壇合作夥伴,世界十大投行-巴克萊銀行「超常影響」計劃重點推介的12家優秀科創企業之一,2015米蘭世博會中企館入選品牌,2016九球世錦賽指定用水提供商,2017十大香港品牌,2018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革命性水資源解決方案」商業計劃獲獎企業,2020阿里巴巴香港十大跨境電商,2020迪拜世博會中國館特許紀念品商店入選品牌,旗下子公司為國家高新科技企業和深圳高新科技企業。
天泉鼎豐的空氣製水方案實現了「向空氣要水」的的先河創舉,彌補了人類高效利用大氣中可再生水源歷史空白,獲央視、央廣採訪及報導,被譽為「中國第五大發明」。



十大投行巴克萊力薦空氣製水
2018年,天泉鼎豐集團的空氣製水項目獲世界十大投行之一巴克萊銀行創立的「超常影響」亞太地區計劃甄選,作為向全球夥伴重點推介的優秀科創企業。

響應全球空氣製水產業
2017年12月11日,由萊索托王國駐華大使館、世貿聯合基金總會、澳洲中華總商聯合會、一帶一路創新環保科技聯盟、北美華商總會和香港天泉鼎豐集團聯合主辦的空氣開採權項目:共同發展全球空氣製水產業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來自十國駐華使節、各界政商要員、開國將帥後代等200人參加晚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