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原代主任莊禮祥受聘國際量子研究院高級特邀研究員

亞洲 科技

2月14日,聯合國環境科政商論壇指導委員、聯合國諮商組織-世貿聯合基金總會創辦人拿督斯里吳罡豪教授聘請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原副書記莊禮祥為國際標量波量子研究院高級特邀研究員。

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原代主任莊禮祥

莊禮祥,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曾任深圳市人大常委會代主任,深圳市商業聯合會會長

人物履歷

1973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0年8月參加工作,上海交通大學自動控制專業畢業,大學學歷。

1965年7月至1970年8月,上海交通大學自動控制專業學生;

1970年8月至1977年7月任廣東省龍川縣水上運輸聯社工人、技術員,縣革委會生產組辦公室、工交辦公室幹部;

1977年7月至1983年8月任中共廣東省惠陽地委宣傳部幹事、地委辦公室幹事、主辦幹事、副科長;

1983年8月至1984年9月任中共廣東省惠陽地委辦公室副主任;

1984年9月至1985年6月任中共廣東省惠州市委副書記(縣級市);

1985年6月至1985年9月任中共廣東省惠州市委書記(縣級市);

1985年9月至1988年5月任中共廣東省惠陽地委委員(副地級)兼惠州市委書記(縣級市);

1988年5月至1993年9月任廣東省惠州市(地級市)人民政府負責人、副市長(1988年6月)、黨組成員;

1993年9月至1998年1月任中共廣東省湛江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市長(1993年10月)、黨組書記;

1998年1月至1998年8月任中共廣東省汕頭市委書記;

1998年8月至2001年3月任中共廣東省汕頭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市警備區黨委第一書記;

2001年3月至2005年5月任中共深圳市委副書記、市委政法委書記;

2005年5月後任中共深圳市委政法委書記;

2005年6月2日任深圳市第四屆人大常委會常務副主任。中共深圳市第四屆委員會委員。

2008年1月-2008年4月任深圳市人大常委會代主任。

國際標量波量子研究院

國際標量波量子研究院 介紹視頻(837MB)

國際標量波量子研究院,是聯合國諮商組織-世貿聯合基金總會的附屬科研機構,專門對量子科學技術進行研究,重點探索標量波的技術應用,從而為設計和控制能夠利用量子力學的相干和糾纏的複雜量子系統奠定基礎;為學術研究提供獨特的跨國界、跨學科、跨領域的交流中心;並為全球量子技術產業提供前沿的研究成果;致力轉換量子技術為生產力,推動量子科學技術服務人類的進程。

該院的科研項目舉世矚目,受到多國的高度重視和積極參與,包括:美利堅合眾國、大韓民國、澳大利亞聯邦、克羅地亞共和國、湯加王國、斯里蘭卡民主社會主義共和國、突尼斯共和國、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牙買加、尼日利亞聯邦共和國、萊索托王國、納米比亞共和國、埃塞俄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多米尼加共和國等。

至今,該院吸納了近百位特使和軍政界高級別人士擔任高級特邀研究員,得到較高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

研究院架構

本院創辦人拿督斯里吳罡豪教授,侯爵,SSAP,DIMP——享譽國際的慈善家、公共外交家、發明家、精神導師,加拿大皇家管理學院客座教授、榮譽院士,中國科學家論壇主席團副主席、大健康領域首席科學家,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行業發展研究所名譽所長、學術研究委員會特約研究員,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商學院客座教授,清華大學英雄文化基金顧問;任聯合國「水促進可持續發展」國際行動十年(2018-2028)高級別會議國際指導委員會成員、聯合國環境科學政策商業論壇指導委員會創會成員等專家職務;連續8年受邀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招待會,曾獲中國改革開放40年影響中國誠信建設傑出成就獎,中國經濟新模式發展十大創新人物,全球最具影響力華人領袖獎,輝煌70年華人科技終身成就獎等數十項國內獎項;連續7年獲多個國家和地區政府的表彰共130余項,更是目前聯合國「水促進可持續發展」貢獻表彰的唯一獲得者。
國際標量波量子研究院執行院長拿汀斯里吳慈欣博士
國際標量波量子研究院榮譽院長,第十、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楊孫西博士 GBM JP
國際標量波量子研究院榮譽院長,第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全國僑聯副主席盧文端博士 GBM JP
國際標量波量子研究院榮譽院長,第十一屆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第九屆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施子清博士 GBM
國際標量波量子研究院榮譽院長,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議會上議院議員、原議長布魯斯·阿特金森
林鐘聲 韓國國會議員、執政民主黨組織副總長
榮譽顧問:文喜載
姜秉德 韓國執政黨共同民主黨政策委員會副委員長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技創新是其中一個關鍵變量。我們要充分認識推動量子科技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強量子科技發展戰略謀劃和系統佈局。量子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具有重大科學意義和戰略價值,是一項對傳統技術體系產生衝擊、進行重構的重大顛覆性技術創新,未來必將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向。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