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貿聯合基金總會創辦人、拿督斯里吳罡豪教授一行與南非共和國駐華大使館行政及領事參贊克里斯(Chris Chetty)在北京會晤,雙方就國際水資源及綠色能源投資相關議題展開深入探討,旨在推動全球水能源領域的合作與發展,優化國際商貿環境,為公共外交添磚加瓦。
在交流中,雙方就如何進一步加強南非與國際社會在水能源領域的合作展開討論。拿督斯里吳罡豪教授表示,希望通過此次交流,能夠搭建起南非與其他國家在水資源及綠色能源投資方面的橋梁,吸引更多的國際資本投入到南非的水能源項目中,推動南非水能源產業的發展,同時也為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南非參贊對拿督斯里吳罡豪教授及世貿聯合基金總會在公共外交和貿易環境優化方面的貢獻給予高度評價,並表示南非願意積極參與相關合作項目,共同推動國際水能源領域的進步。
水能源作為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領域,對於緩解全球能源危機、改善生態環境意義重大。拿督斯里吳罡豪教授憑借其在全球水資源可持續發展領域的豐富經驗,提出一系列建設性的合作思路和方案。世貿聯合基金總會自 2016 年 11 月起,已在多個國家和地區成功召開十屆「全球水資源可持續發展論壇」系列活動,累計萬人現場參與、萬次媒體報道、受眾群體達千萬人,這些活動為國際水能源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空氣製水之父力行空氣水促進可持續發展
為應對未來數十億人口的缺水問題,尋求安全飲用水解決方案,拿督斯里吳罡豪教授研發出空氣製水系統等一系列發明與技術創新,在美洲、歐洲、亞洲各國已申請專利逾300項,包括:空氣提純冷凝技術、大氣甘露轉化系統,更被譽為「空氣製水之父」。




拿督斯里吳罡豪教授在公共外交、文化交流、教育、慈善和公益等多個領域發光發熱。他先後率團出訪多國進行文化交流活動,足跡遍布五大洲,歷年受到數十個國家的政府元首、特使、高級別官員等的接見和交流。在許多國際會議上,他積極進言獻策,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可持續發展進程作出積極貢獻。





世貿聯合基金總會作為大型國際非牟利機構、聯合國諮商組織,一直致力於踐行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促進全球經貿文化的交流與合作。在拿督斯里吳罡豪教授的帶領下,世貿聯合基金總會在過去 24年里成績斐然,在 14 個國家和地區設有辦事處,與逾 70 個國家建立合作關係,全球會員逾 10 萬人。其開展的近 2000 場公益倡導與經貿文化活動,不僅促進了全球人文交流,更為各國企業創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
此次會晤是世貿聯合基金總會在推動國際合作、優化貿易環境道路上的又一重要舉措。未來,該會將繼續發揮自身優勢,在公共外交和全球可持續發展領域不斷前行,為世界各國的友好交流與合作創造更多機遇,致力在國際水能源投資合作上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為全球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出席人員名單:
- 拿督斯里吳罡豪教授,SSAP
- 克里斯(Chris Chetty),南非駐華大使館行政兼領事參贊
- 楊一,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主任播音員、中央電視台主持人,民盟中央宣傳委副主任,全球新質生產力發展聯盟北京秘書長
- 張昊,世貿聯合基金總會韓國副主席
- 嚴卓傑,世貿聯合基金總會常務副秘書長、全球併購基金(香港)秘書長
- 苗藝凡,世貿聯合基金總會國際事務副秘書長,民盟中央藝術團理事,台港澳僑委員會秘書長,中央歌劇院青年女中音


世貿聯合基金總會
世貿聯合基金總會是具聯合國特別諮商地位的非牟利國際組織,由莊世平大紫荊勳賢、拿督斯里吳罡豪教授於2000年共同發起。2001年,總會在中國香港正式成立,莊世平任創會主席,拿督斯里吳罡豪任創會常務副主席,楊孫西博士大紫荊勳賢及盧文端博士大紫荊勳賢任永遠榮譽主席。目前在 14 個國家和地區設有辦事處,逾 70 個國家建立合作關係,全球會員逾10 萬人,致力踐行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推動全球命運共同體建設,促進全球經貿文化的交流與合作,參與公益事業和慈善工作,創造會員良好營商環境。秉持「自由平等、靈活創新、發展共贏」的宗旨,20 年來覆蓋 16 個國家 88 個城市,累積 200 逾萬受益者,23 億傳播量。開展近 2000 場公益宣導與經貿文化活動,百場文化藝術盛宴促全球人文交流,組織百場教育論壇助社會進步;主辦聯合國亞太地區史上最大型公益活動「世界和平祈禱大會」,合辦及參與的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僑會、商會等超 500 個,連續兩周 20 萬人參加;常年主辦多個國際大型活動,創美國華裔和澳大利亞史上最大型慈善盛會。
聯合國諮商組織-世貿聯合基金總會23週年介紹視頻(6.4 GB,v241012)
世貿總會與聯合國「水促進可持續發展」國際行動十年國際高級別會議為合作夥伴,自2016年11月起,已在中、美、澳、韓、塔吉克等國家和地區成功召開十屆「全球水資源可持續發展論壇」系列活動,累計萬人現場參與、萬次媒體報道、受眾群體達千萬人。歷屆活動獲得聯合國大會主席和秘書長、聯合國環境大會主席、172個國家的聯合國代表,百位國家領導人、元首特使和政要,以及高尖端領域的科學技術專家等全球千餘組織機構的參與支持和矚目認可。

下設25個分支機構,包括國際標量波量子研究院、全球阿爾法全腦開發研究院、全球水資源可持續發展基金等。在全球持續開展38項大型公益項目,開設慈善學校和孤兒院,長期資助2000多位孩童;3000余位青少年受益全腦開發課程,為世界未來力量培養人才;拯救12500只流浪動物重獲新生;組織上千位義工搶險救災,為上千人提供遮風擋雨的溫暖家園;組織36500位長者共赴新春盆菜宴,破吉尼斯世界紀錄;千位青年獲免費電商培訓與千萬創業基金;國際創客空間囊括20000余家創新科技類企業;響應「一帶一路」發展政策,搭建全球戰略合作平台;促進國與國之間友好城市交流與建設,已成為國際民間外交的重要樞紐。